
1、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還沒有發育成熟,對周圍環境氣溫變化適應性差。如果在日光下暴露的時間稍長一些,體溫容易快速升高,導致中暑。
2、通常,天熱時人的汗腺分泌明顯增加,汗水在皮膚表面蒸發時可以帶走部分熱量,但是寶寶汗腺不發達,數量少,且體內水分貯存也有限,這種散熱方式不太管用。
3、人的肺部在呼氣時可將熱氣排出體外,如果環境溫度過高,吸入的是熱空氣,反而會使體溫上升。寶寶新陳代謝的速度本來就很快,產熱多,如果周圍環境溫度超過體溫,反而會促使體溫上躥。
4、天氣炎熱,當毛細血管擴張時,可使含熱較高的血液流向體表,使熱量向外散發。寶寶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,皮膚表皮細薄,通透性大,血管分布充沛,如果外界溫度過高,就不能散熱,反而吸熱。
1、體溫達39℃ ~40℃時,出冷汗,皮膚濕冷。
2、皮膚發紅、發燙,并且干燥。
3、寶寶煩躁不安且哭吵,呼吸和脈搏加快,接著會顯得很疲乏,甚至發生抽筋或昏迷。
4、較大的幼兒出現惡心、頭暈,失去方向感,表現得昏昏沉沉,對外界反應遲鈍。
1、保持寶寶呼吸順暢,如有嘔吐,及時清理污穢物。
2、轉移移到通風、陰涼的地方,讓寶寶仰臥,脫去或松開衣服,同時打開電扇或開空調進行降溫,但風不要直接朝寶寶身上吹。也可以用涼涼的濕毛巾冷敷寶寶頭部,或給寶寶洗溫水浴。
3、在寶寶意識清醒前不要讓其進食或喝水,意識清醒后,每隔10到15分鐘給予一些不含咖啡因清涼飲料,但不要給嘔吐的寶寶喝,以免引起腸胃不適,加劇嘔吐。
4、有頭暈、頭痛的寶寶,可涂些清涼油在印堂穴(兩眉之間)和太陽穴上,有提神醒腦的作用。
5、服用藿香正氣液,每次半支,一日2次,可散熱解暑,治療中暑。每次5克六一散沖水服用,也可治夏日中暑。
6、幼兒中暑有時會抽風、昏迷甚至休克。這種情況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醫,不可自己擅自處理。
1、不要給寶寶穿過多的衣服
很多家長總是認為小寶寶抵抗力差,要多穿衣,避免感冒。其實,成人穿多少,寶寶就應該穿多少,只要孩子手腳不涼,就表明穿得合適。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,寶寶的衣著要寬松、柔軟,衣料以薄薄的全棉為好,可使汗液容易被吸收而感到身體涼爽。
2、注意及時補水
寶寶活動時,要鼓勵他多飲水。如果母乳充足,寶寶出汗不多,就不需要額外飲水。吃配方奶的寶寶腎負荷是吃母乳寶寶的3倍,需要給寶寶多喝水以排出廢物,在兩次喂奶的間隙,媽媽需給寶寶喂30~50毫升的溫開水。對大一些的寶寶,最好每30分鐘給予一些水。不要用飲料代替白開水。
3、選擇合適的時間外出,做好相應準備
家長若帶寶寶外出,最好安排在早上或黃昏。外出時要戴上防曬帽,暴露部位涂一些防曬霜。
4、保持合適的溫度和環境
室內要盡量打開窗戶通風,利用風扇或空調以保持室內溫度適宜。
5、適當飲用防暑飲品
暑天可以給孩子喝些綠豆百合湯,也可以用蘆根60克加水煎湯代茶飲,有清熱消暑功效。
相
關
百
科